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博通网 2020-07-23 450 10

宁夏日报:长沙展出380件简牍原件,给你一种“千年水墨”的感觉

宁夏日报报道,11月10日(邓霞,)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古代简帛”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展出战国秦汉至魏晋时期出土的简帛380件。

简牍、简牍和帛书统称。据史书记载,自商代以来,简牍作为主要的誊写载体被遍及应用于人们的一样平常生活中,而帛书是更有价值的誊写载体。像国度纪事一样大,像信件一样小,全部的书都是关于简的;直到东汉造纸术的改进,竹丝才渐渐被取代。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竹简和帛书在重大考古发明中的出现,这些自然、流畅、动态的竹简和帛书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存眷。

长沙展出380件简牍原件,给你一种“千年水墨”的感觉

李耶·秦简署名。邓霞照片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门:楚简、秦简、西汉简、东汉简、三国简和魏晋简。战国古籍、秦法律文书、汉代养生药方、三国行政文书都集中在这里。

与以往的竹帛展览差别,本次展览将聚焦竹帛书法艺术,勾勒出中国历代竹帛书法的艺术特性和发展历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下)。邓霞照片

荆门以保山、郭店为代表的楚简中,楚笔墨的装饰笔画庞大,但其中却出现了“隶书”和“草书”的笔意。秦朝实行“书同文”,同一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作为秦简中最紧张的字体,李芹具有笔顺固定、点画直的特点。西汉草书出现严酷,草书要领严谨完备;同时,由于“汉承秦制”等因素,西汉初期的简帛隶书与秦简非常靠近。以长沙武义坊简牍和东拱道简牍为代表的东汉简牍,不仅体现了隶书誊写的流畅,而且将楷书的出现提前到了东汉初年。三国魏晋时期,楷书字体渐渐清晰和成熟。至此,中国书法的各种誊写字体已经基本定型。

长沙展出380件简牍原件,给你一种“千年水墨”的感觉

该展览由湖南省文化旅游厅主理,湖南省博物馆承办,将连续到11月30日,免费向公众展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博通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博通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