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博通网 2020-07-15 450 10

上半年进出口超预期 下半年中外洋贸走势如何?

北京国丹医院

原标题:圆桌|上半年进出口超预期 下半年中外洋贸走势如何?

上半年进出口双双超预期!据海关统计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本年上半年,我国货品商业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降落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降落3%;入口6.53万亿元,降落3.3%。

其中,6月份出口、入口双双实现正增长。从季度看,在履历了一季度震荡后,二季度进出口有所回稳。本年二季度,我外洋贸进出口7.67万亿元,同比降落0.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3个百分点。从月度看,自4月份起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6月份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入口增长6.2%。别的,上半年进出口另有以下特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对东盟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一般商业进出口比重提升、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物出口增长较快等。

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外洋贸超预期的体现?下半年外贸的总体趋势可能是怎样的?下半年以致更长的时间段,如何稳外贸?新京报就这些焦点问题对话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开国、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

焦点1: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外洋贸超预期的体现?

魏开国:“中央实时到位的政策落实到了实处”

在全球疫情仍然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上半年外贸取得了一个亮丽的成绩,尤其是6月份进出口双双实现增长——6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入口增长6.2%。在颠末一季度疫情的打击之后,中外洋贸可以或许在这么短时间内恢复到客岁同期外贸进出口增长水平,这是来之不易的一个成绩,同时这一成绩也会提升全球抗击疫情的信心。

在我看来,上半年外贸成绩取得主要有三方面的缘故原由:

第一,中央实时到位的政策落实到了实处,发挥了至关紧张的作用。无论是“六稳”照旧“六保”,外贸都占据了紧张的职位。同时,高层领导多次就外贸事情召开集会,作出部署。好比,在本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稳外贸事情座谈会时提出,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麋集型企业,并助力大型主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等。

不仅是中央,各地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事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好比,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纾解外贸企业的资金问题等。

第二个缘故原由是民企在外贸出口中起到了紧张的作用。上半年,作为外贸第一大谋划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6.42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洋贸总值的45.1%,比客岁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4万亿元,增长3.2%,占出口总值的53.7%;入口2.28万亿元,增长8.1%,占入口总值的34.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55万亿元,占39%。国有企业进出口2.22万亿元,占比15.6%。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之以是逆势增长,离不开外贸企业、外贸人的苦干、实干、巧干。疫情暴发至今,外贸企业降服了复工复产难、接不到订单或者订单取消等困难,在这种困难中,不少外贸企业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开拓跨境电商等渠道,接纳线上线下联合的措施探求出路。

第三个缘故原由是外部形势为中外洋贸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月份以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在疫情在全球伸张、其他国度生产停息的时候,中国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家庭消费产物等明显增长。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46.4%,“宅经济”消费提升动员条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等。

赵晋平:“民营企业在稳定进出口的增长中功不可没”

上半年进出口体现好于预期,有多方面的缘故原由。

第一,本年上半年进出口体现好转、尤其是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与中国有用的复工复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二季度以后,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既帮助企业完成了手上已有的订单,同时也为得到新订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疫情产生后,一系列的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上半年的外贸体现看,上半年,我国一般商业进出口8.55万亿元,占我外洋贸总值的60.1%,比客岁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海内要加大料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以满足出口的需要,也进一步说明海内产业链进一步趋于完备。而这些也印证了“扩大海内市场采购、出口转内销”等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三,民营企业在稳定进出口的增长中功不可没。上半年进出口的数据已经显示,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据了我们出口的半壁山河。正由于此,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正增长对外贸做出了紧张的孝敬。如果没有民营企业这块进出口的增长,上半年外贸降落的幅度会进一步更大。

为什么民营企业上半年进出口会实现相对比力快的增长?我认为这和2017年以来我们加大支持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力度和政策有关——包括融资方面的支持、减免税费、给予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勉励性政策等。

第四,从外部情况看,全球主要市场渐渐开始重启,在一定水平上有助于稳定和增长中外洋贸的外部需求。现在全球主要市场所在国度的疫情还没有得到有用的控制,甚至在加剧,但岂论欧洲照旧美国,都开始重启经济,这在客观上会有再次暴发第二波或者第三波疫情的风险,但也在一定水平上可以稳定或者增长中外洋贸的外部需求。本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1.99万亿元,降落1.8%;对美国进出口1.64万亿元,降落6.6%。与一季度或者前五个月的数据相比,虽然中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增速在降落,但是降幅已经开始明显地收窄。

别的,比年来中国与周边地域,特别是东盟、“一带一起”地域的双边商业得到了明显的推进,这些国度和地域在中国对外商业中的比重也在渐渐上升。上半年这些国度或者地域的疫情风险水平低于西欧地域,这在一定水平上有助于稳定中国的出口。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对东盟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商业同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2.09万亿元,增长5.6%,占我外洋贸总值的14.7%。

徐奇渊:“海外市场出现供应—需求的巨大缺口 中国抢得出口先机”

一季度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主要是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供应打击,导致无法实时出货。同时,外部需求也正处于走弱的趋势当中。这些因素配合导致1至3月的出口体现较弱。

4月以来我国出口好转有四方面缘故原由:第一,部门推迟的一季度出口订单,推迟到了二季度出口。固然,订单因素并不是主要的缘故原由,现实上二季度也面临着原有订单取消的问题。第二,二季度以来,口罩、呼吸机等医疗产物的出口大幅上升,这可以解释一部门出口的好转。从1月-5月的数据来看,口罩动员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25.5%,医疗器械出口同比增长33%。如果剔除防疫物资的出口,则同期我国的出口增速要调降4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二季度以来,疫情在东亚以外的地域进一步伸张,这严重打击了各国经济。一方面,许多国度的生产秩序受到了打击,供应出现了问题。但另一方面,各国财政、钱币政策大肆宽松,对住民、企业部门举行了纾困,使得需求面又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时候,海外市场就出现了供应——需求的巨大缺口。而中国率先复工复产,这使得中国的出口抢得了先机,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焦点2:下半年外贸的总体趋势可能是怎样的?

魏开国:“下半年进出口增速会凌驾客岁外贸进出口增速”

下半年外贸会继续延续上半年外贸好转的势头,我信赖整年外贸进出口完全可以实现正增长。我的这一判断基于三方面的缘故原由:

第一,只管疫情仍在全球伸张,致使世界经济苏醒滞后,但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会在稳定外贸进出口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外贸问题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涉及银行、海关、物流等多个部门和行业,我们的制度可以有用地调动、统筹这些部门和行业,从而使得各部门一起全力保外贸。

第二,商业方式大要包括一般商业、来料加工装配商业和进料加工商业三种,中国现在是全球唯一的三种商业方式并存的国度。在以往,当中国的一般商业形势不佳的时候,我们可以鼎力大举发展加工商业。同理,当加工商业形势不佳的时候,我们发展一般商业加以弥补。但现在疫情之下,中国的一般商业和来料加工商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怎么办?我们的外贸企业开始发力发展跨境电商——疫情之下,中欧班列的开行数目以及发货量都逆势增长,这说明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正是基于如许的形势,跨境电商在出口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信赖下半年跨境电商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三,下半年全球经济会越来越依赖中国。上半年我们对东盟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商业同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2.09万亿元,增长5.6%,占我外洋贸总值的14.7%。我信赖,未来东盟会越来越依赖中国。现实上不只是东盟,从全球来看,目前只有中国有用控制住了疫情,欧盟、美国的复工复产并不顺遂,疫情后世界经济会越来越依赖率先苏醒的中国经济。

总体来看,本年上半年中外洋贸可以或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疫情打击中恢复过来,增速由负转正,这是全球都没有的事情。我信赖下半年,中国进出口增速不仅实现双双正增长,而且增速会凌驾客岁外贸进出口增速。而且外贸的苏醒也会动员中国经济整体的苏醒,下半年我们要继续打好外贸这场仗,更好发挥进出口商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赵晋平:“下半年外贸的稳定增长会是一个颠簸的趋势”

起首,下半年外贸体现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照旧来自于疫情。客观来看,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情并没有得到有用的控制,甚至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甚至有些已经控制疫情的国度可能在下半年还会暴发第二波、第三波,下半年疫情到底会在多洪流平上伸张和加剧?基于这个不确定性,我们外贸的外部情况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第二,下半年政府要继续加大支持企业的力度。中国具备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条件和能力,这也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在下半年我们还面临着就业、经济增长下滑等压力,下半年扩大和促进进出口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地凸显。作为企业来说,要通过出口去谋取新的市场空间,作为政府来说,支持企业的政策力度要继续加大以稳定进出口,从而稳定整年的经济增长。

第三,我们从出口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了正增长,虽然增幅不大,但是对于扭转一季度以来外贸大幅降落的趋势起到了非常紧张的作用。信赖下半年在人为政策的因素加上市场的因素之下,多数月尾外贸增速可能会出现增长,但这个增幅不会太多。而且我还想说的是,下半年外贸的稳定增长会是一个颠簸的趋势,这种趋势会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疫情进一步伸张,甚至输入型疫情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话,不排除我们的外贸产生逆转的风险。

别的,从商品结构上看,上半年在疫情全球伸张的配景下,防疫物资的出口增长较快,对动员进出口的回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别的,居家消费品、一样平常消费品的出口在上半年也不错。预计下半年这两类物资的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将继续在外贸中发挥引领作用,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外贸趋稳将继续做出比力大的孝敬。这是由于许多以制造业为主的一些国度在客观上还面临比力大的疫情打击或者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国度或者地域不可能在短期内具备生产这些物质的能力。

总之,对于本年外贸能否恢复到客岁的水平,我小我私人持审慎乐观的看法——如果我们的外贸可以或许和客岁持平,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结果了。

徐奇渊:“仍将出现两大特点:绝对来看不乐观、相对看较为乐观”

下半年外贸总体趋势仍将出现两大特点:绝对来看不乐观,仍然面临较大压力;相对来看较为乐观,明显好于全球总体情况。

其中,下半年外贸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疫情连续发酵,外部需求同比仍将大幅萎缩。虽然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份额处于汗青高点,但外部需求总体缩水,中国的出口也将继续面临压力和较大的不确定性。

下半年外贸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国际收支失衡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中国出口逆势好转、商业顺差显著上升,服务商业项下的旅游等传统的逆差项目又大幅紧缩,因此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在2季度会到达一个较高的范围和GDP占比。这种状态是否连续,取决于疫情在全球的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引发商业掩护主义的反弹。

焦点3:下半年以致更长一段时间,如何稳外贸?

魏开国:“企业也要积极捉住订单,并举行转型升级”

下半年如何继续打好外贸这场仗,我有三方面的发起:第一,从政府层面,无论是中央层面照旧地方层面,继续有用落实、加大稳外贸的各项政策,协力支持外贸企业的发展。别的,政府要帮助企业举行转型升级,加大高新技能产物的出口。第二,从外贸企业自身来看,企业也要积极捉住订单,并举行转型升级。下半年有圣诞节、新年等假期,是外贸订单集中的季候,外贸企业要做到早接洽、早接单、早出货,在保住老市场、老客户的同时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早早把订单抓在手里。另一方面,外贸企业捉住当前的时机,积极把企业从小而散向特而精转型,提高产物的科技含量、产物质量,在提供应全球需要的产物的同时,变化全球对中国制造的印象。

赵晋平:“稳外贸的预期目标应该是稳份额而不是稳增长速率”

起首,我想夸大的一点是,疫情带来的巨大的打击,在当前疫情仍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候,要想制止外贸增速不出现降落,这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因此,我们“稳外贸”的预期目标也要做相应的调解——我们的预期目标应该是重在稳份额,而不是稳增长(速率)。只要我们半年或者整年进出口的份额在全球的份额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保持了比力稳定的状态,这就说明在疫情打击之下,我们的外贸具备了一定的韧性,我们仍然保持了一定的上风。

为了实现稳外贸目标,政府应当做到六个方面的保障,为了区别于中央提出的“六保”目标,我把这六个方面的保障称之为“小六保”。其一是保企业。如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是稳定企业队伍的重中之重。现在实行的税费减免政策非常须要,但如果根据“底线思维”思量,随着疫情加速伸张,这些政策的实行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实行的限期应进一步加长。国际上许多国度的疫情应对政策,包括减免税费、帮助企业支付员工工资、为企业提供各种优惠贷款的政策举措普遍存在。其二是保员工。员工是企业的名贵资源,政府帮助企业稳定员工队伍,不仅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国度疫情之下采取了一定时期内严禁企业裁人,在企业正常支付员工工资条件下提供相应比例的补贴、临时性减免企业员工小我私人所得税等方式帮助企业保员工,值得我国参考和鉴戒。其三是保订单。政府可以通过降低进出口通关成本、减免关税等方式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以提升订单获取竞争上风;可以充实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为企业出口转内销或入口替换提供须要信息服务、甚至牵线搭桥;可以通过扩大大众消费支出、增长大众投资、增强和其他国度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助等方式为企业得到订单创造有利条件。其四是保渠道。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特别是政策支持方面推出更有力度的举措是非常紧张的。其五是保资金。提供有用的融资保障防止企业因货款回收困难导致资金链中断。其六是保研发。政府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须要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做好待产员工技能培训支付用度,促进微观主体创新技能、产物和生产方式创新。

徐奇渊:“可以把‘稳外贸’的目标改成‘稳外贸企业’”

起首从理论研究来看,一般来说,外贸出口受到代价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收入是一个更紧张的影响因素。好比说,如果消费者没钱了,纵然商品再自制也不会思量购置,以是收入因素一般占据主导。现在的情况是,其他许多国度经济大幅下滑,企业和住民部门的收入降落,投资和消费需求疲弱。其中,后面这种趋势还将连续一段时间。以是,这个时候如果目标是稳外贸,效果可能并欠好。详细地,通过补贴外贸企业,把商品代价压下来,自制卖给其他国度。这可能导致三个结果:第一个可能的结果是代价效应并不明显,究竟收入减少了,代价下跌也难以大幅刺激外洋的需求。第二个可能的结果,通过代价弹性在双方的分配,许多海内提供补贴的钱,可能终极补贴给了外洋的消费者,肥水流入外人田。第三,这可能加剧国际商业失衡,引起商业掩护主义的反弹。

因此,我们可以把“稳外贸”的目标改成“稳外贸企业”,详细就是出口转内销。这也正是当前国度的政策导向之一,切合海内循环为主的提法。别的,我们还特别需要存眷一个详细的发力点,就是代工企业。中国许多的代工企业产物品质、质量很好,但缺乏品牌、设计能力,缺少一些软的环节。而现在在疫情打击下,代工企业面临一些难得的机遇,好比代工产物的替换方——外国的一些大品牌现在不能正常事情了,或者是由于其他缘故原由,从外国入口的一些品牌受到影响了,代工企业的产物就可以向海内市场举行弥补。

第二个很好的时机是代际红利,90后不喜爱用妈妈的品牌了,而妈妈的品牌都是名牌、流行的品牌,但是新一代消费者喜爱标新立异、喜爱小众和个性化的产物。如果政府加以适当的引导,好比品牌方面的扶持、帮助,海内大市场的重塑,将有希望看到有一批代工企业趁势崛起。他们的产物品质质量完全可以到达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同时,代工企业发展起来、替换国际大品牌,其附加值也可以提高。这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也是非常紧张的。

责任编辑:张建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博通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博通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