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象共舞”需两国民意相向而行 自6月15日中印边防部队在两国疆域地域加勒万河谷产生肢体冲突以来,两国民意对立升级。当前形势下,需要为和缓局势与妥处问题创造良好气氛。理性地看,中印友好互助有着坚实基础,两国民意相向而行有着汗青基本和现实机遇。 一是传统友谊深厚。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汗青的文明古国,两国友好源远流长,交流互鉴亘古至今。中印有笔墨可考的来往史长达2000多年。2014年9月访印期间,习近平主席举例谈起中印文化的相通之处:“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推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和释教文化共存互鉴,配合构建了东方文明的基石。唐玄奘、泰戈尔、柯棣华被称为中印友谊的代表。对相互文化传统的相识与认同是中印民众间无形而强盛的精神毗连,构筑了中印友好的坚实民意基础。 二是发展门路相鉴。中印汗青遭遇相似,同为金砖国度成员,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度,同处于国度发展和民族再起的要害时期。中印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阻挡外来干预干与,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焦点的国际体系。中印都主张多边主义和自由商业,维护以世界商业组织为焦点的多边商业体制。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福塔莱萨同莫迪总理初次碰面时曾说,中印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度和新兴市场国度,都处在实现民族再起的巨大汗青进程中,最爱惜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两国的理想和目标息息相通。 三是发展利益相容。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金奈会晤中对莫迪总理表示,中方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印度发展得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配景下,两国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和配合点日益增多。习近平主席曾引用邓小平的话说,“只有中印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也曾说,“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以致世界的一件大事”。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度,中印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实现亚洲繁荣振兴方面拥有配合利益,理应携手互助。中印互助也将为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孝敬东方智慧和东方气力。 四是人文交流遍及。中印在数千年的人文交流历程中留下了富厚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成为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韵事。当前,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印人文交流蔚然成风,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与莫迪总理配合启动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武汉会晤时告竣建立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紧张共鸣,迄今已举行两次集会,在文化交流与文物掩护、教诲互助与语言教学等多领域开展了富厚多彩的交流活动。人文交流机制化的“加分效应”逐年凸显,为两国民众增进相识、通报友谊、凝聚共鸣搭建了平台,为形成中印27亿人民的大交流、大互助,实现“龙象共舞”奠基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情况。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良好的民意基础切合中印两国的久远利益。针对目前中印疆域局势,两国均有须要稳定海内民意,为外交行动留出空间和余地。两国民众亦有须要保持客观、冷静和理性,制止两国民意对立加剧局势紧张。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1日 03 版) 责任编辑:张建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白癜风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