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应对危急的能力,决定组织和小我私人能走多远 一小我私人,一个企业,以致一个国度终极能走多远取决于两个能力,掌握时机的能力和应对危急的能力。相比之下,第二种能力更为紧张,由于时机总是有的,错过了一次,事后总结经验 教训,大概还能遇上新的时机,但是在危急中一旦败北,就可能失去统统,从此被踢出游戏。即便委曲度过危急,从一个很低的出发点回到原来的状态也是很难,更不要说发展了。要知道,如果一小我私人的投资丧失50%,他下次需要增长100%,而不是50%,才能回到原来的水平。因此,学会应对危急是每小我私人必须具有的能力。 危急随处可见,不仅仅存在于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急,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这种全球大众卫生事件的危急,也存在于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好比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时期,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移动通讯蓬勃发展时期。 后一种情况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由于许多人以为无论何时躲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就能阔别危急,事实上,当他们从谁人宁静的地方走出来时,就会发明周围已经产生了巨变,以至完全不认路了。 《哈佛大学危急管理课》,伦纳德·马库斯、埃里克·麦克纳尔蒂、约瑟夫·亨德森、巴里·多恩 著,武越、刘洁 译,中信出书集团2020年6月出书 这本书将重点放在了危急到来后的应对措施上,它焦点的观点是通过建立差别于平时的领导力,快速反应,合理调配资源,快速率过危急,而且将危急造成的丧失控制在最小。对于一个大型组织,从企业到国度以致全世界,领导的能力会对危急的应对起到紧张作用。固然,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通常的领导力,而是处置危急的能力,它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起首是认清自我,即在危急产生后,领导者作为一个个体,如何相识当前自己和机构所处的位置,评估危急的真真相况。只有相识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偏向。 其次是协作,即让各人朝着同一个目标配合积极。当危急产生后,解决问题走出危急绝不是靠一个领导可以或许做到的,需要协作共融,而组织内的每小我私人,差别的组织,需要各司其职。 作者将危急应对中的这个维度称之为情境,由于我们不是在一个点来处置惩罚危急,而是在一个影响面很大的情况中。如何让一群人和多个组织朝着一个配合的目标积极,对于度过危急至关紧张。 末了是资源的调配。资源永远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危急时刻,危急应对的结果,在很洪流平上取决于如何调配资源,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益。任何一种应对措施,都会影响到各方面的利益,有些时候,需要捐躯一些局部的利益,换得对危急的解决。对于那些利益会受损的局部,如何举行相同,包管应对措施得到贯彻实行,是领导力的一部门,作者也称之为联通力。在危急时,通常的资源调配思绪可能不再适用。好比,如果在灾难眼前,领导者接纳左右逢源的做法,会错过解决危急的最好时机。在这个时刻,领导者需要在有限选择中拓展思绪,找到别人没有发明的替换项。在危急中,所谓好的领导,是有非凡见解,可以或许实时做出厘革;而平庸的领导,则是跌跌撞撞,令人扫兴。 作者将这三种能力,界说为应对危急时的“元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最基本的领导力。全书是围绕着如何造就元领导力而睁开的。固然,作者并非简朴地说教,而是接纳案例教学。在书中,他举了大量的实例,包括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H1N1流感等等。通过讲述相干组织在处置惩罚这些危急时的得与失,帮助读者学会应对危急的要领。 虽然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部门篇幅讲述领导力的训练,但是这些能力对不担任领导的小我私人也是有用的,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起首,在任何群体危急中,小我私人的作用不能忽视,无论是协作,照旧资源的调配,都需要小我私人的协助,由于应对危急不是领导者一小我私人的事情。其次,每小我私人在人生中也会遇到危急,好比失去事情,失去家庭成员,使命失败,社会厘革导致生存情况的丧失,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每小我私人自己就是一位领导者,虽然他领导的人可能只有他自己。任何针对领导者的能力,对小我私人都是有用的。 今天另有一些人天真地以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能手段的提升,法律法例的健全,出现危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们不必庸人自扰。但事实却是,今天的危急并不比100年前更少,它们造成的危害也不会更小。当人们将存眷点放在防范曾经产生过的危急时,就会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出现危急的隐患。2008年全球金融危急后,英国女王曾经问那些经济学家,怎么这么多学者没有一小我私人能预见这场危急?这个发问让学者和教授们无地自容。但真实的情况是,但凡经济学家能预见到的风险,政府羁系机构和商业机构就会做出防范,以至它们不会酿成危急,如许各人并不会心识到我们曾经制止过几多场危急。固然,风险的防范总会出现漏洞,当某个漏洞没有实时被发明时,它就成为了危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急后,全世界对金融的风险举行了有用的防范,但是没有人可以或许预料到,这一次出现的新危急不在金融领域,不在经济领域,而在全球卫生领域。 《哈佛大学危急管理课》在讲述危急的同时,也看到了任何一场危急都可能会酿成一个时机的迁移转变点,由于乐成应对危急之后,它有可能坏事变好事,好比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建立了领土宁静部以及下属的交通宁静管理局,它包管了美国在随后近20年免遭严重的恐怖袭击。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急。”丘吉尔还讲:“所谓乐成,就是不停地履历失败,而且始终保持热情。”当一小我私人从危急和失败中罗致教训,重新振作起来,把失败转化为引发韧性的动力时,他将得到末了的乐成。 进入21世纪,全世界已经履历了9·11事件所带来的全球性宗教与文化的冲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急,以及各人当前正在履历的大众卫生事件,这还不包括各种地域性危急。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危急,约莫每7~10年就会产生一次。也就是说,在人的生命周期内约莫要履历10次。在如许的大条件下,防范风险,应对危急,是每小我私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文为《哈佛大学危急管理课》中译本序言,作者吴军博士,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人、脱销书作家,结业于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谷歌中日韩搜索算法主要设计者、腾讯公司前副总裁,著有《数学之美》《海潮之巅》《大学之路》《见地》《态度》等书。) 北京SEO公司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