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原本潜藏于矿石底部的紫砂泥,一经手工艺人们巧夺天工的制作便脱胎换骨成一件实用又精美的饮茶器具。
紫砂壶的诞生要追溯至明朝正德年间,小书童供春从树瘤中受到启发,将其纹路运用到制壶中,从而创造了第一把紫砂壶,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知的供春壶。紫砂壶的诞生除了与自然有紧密的关系外,还与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有关。“茶”作为中国人所喜爱的饮料之一,早在原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意识的种植和利用茶叶,到了唐朝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使文化极为丰富,陆羽特意撰写《茶经》以言“茶”,“茶道”便成为人们娱乐身心的一种高雅活动,那么对于泡茶饮茶的器具人们也产生了不同的需要。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已经跨越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乃至国际舞台上。“葫芦提梁”也正在用它的魅力感染着中国,感染着世界,它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独特的内涵将使它更加灿烂。
葫芦提梁,提梁和壶体浑然一体,大气婉约。这把壶是一粒珠的形盛,壶体丰腴、圆润,壶嘴匠心独运,壶盖更是恰如其分、严丝合缝。葫芦的形态美,最具点睛之能事的是贴花,宛如风中的葫芦叶,添几分自然的和谐美,又镶嵌惟妙惟肖的小葫芦,特别是婉约地以绿藤蔓衔接,更巧渡天工。 花器,是王敏慧匠心之作,特别这把葫芦提梁,更是将形美与寓意相融相生、相得益彰。葫芦,寓“福禄”,又有壶盖和壶身贴花的小葫芦,更给人“孕育子孙”的遐想。 这把葫芦提梁将壶型大方丰腴以及贴花惟妙与福禄双全的美好寓意珠联璧合,贴花更是平添“画龙点睛”之妙。 陶艺家简介
王敏慧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1989年生于"紫砂之都"宜兴丁蜀镇,自小在母亲的泥凳边长大,梦想着也能成为一名紫砂艺术家。2011年苏州大学毕业后,一心学习制壶技艺。为进一步汲取紫砂知识,2012至2016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专业进修深造,开拓制壶思路。在此期间,亦跟随母亲范丽华潜心修炼基本功,制壶技艺日益见长。 从业至今始终坚持全手工制壶,擅长传统壶型制作。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将自然之美融入作品中,对传统壶型进行再创新,体现了自己对传承与创新,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见解,颇具东方艺术特色。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