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博通网 2020-06-21 450 10

7位应届生讲述就业难:口试20多家公司,甚至当了保安

北京国丹医院

燃财经原创

作者 | 周继凤 唐亚华 黄丽梅 梁丽爽

孟亚娜 苏琦 金玙璠

编辑 | 金玙璠

年年都喊就业难,本年是不是比往年难?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本年4月公布的《2020应届结业生春招求职陈诉》显示,本年高校结业应届生将到达875万,有凌驾7成的应届结业生尚未签约,企业对于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范围同比降落了22%。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流传学院曾公布一组数据,截至5月25日,该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学院通过微信公号向校友倡议,希望实时将招聘信息推送给学院,并接待校友们以直荐等方式推介学院结业生。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应届生找事情的节奏,春招不再是“金三银四”。

近6成企业缩招或停招,求职者竞争越发激励,为了顺应疫情,不少口试从线下搬到线上,结业生们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口试更像是八仙过海,各凭本事。大情况的变化,也迫使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们思量起现实的问题——究竟是考公考编照旧选择到多数会闯一闯……

燃财经采访了7位求职路上有故事、有话说的应届结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211院校,口试了几十家公司,在现实的捶打下,不停调解甚至降低求职尺度。

有人在考研照旧就业间摇晃不定,错过最佳时机,有人同心专心想进体制内、有人对国企事情彻底断念;有人遭遇了职场性别歧视、有人面临“怙恃催我考公务员”的难题;有人疯狂投简历也疯狂拒offer,有人手握数个offer东风自得,也有人怀揣着多数会的空想却迎来了现实的当头棒喝,至今还在求职的大海中挣扎……每一小我私人都在积极找事情,各有各的求职历险记,通过他们的口述,看看这些刚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又如何迈过“找事情”这道坎。

来北京口试了20多家公司后

我甚至做了保安

志成 | 24岁 湖南某大学 本科生

我两年前大学结业,学的是农业相干专业,由于自己感兴趣,就开始跨专业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考了两年,都没考上。专业两年不打仗,已经生疏了,文学又没有取得相干学位,找事情比力难堪。

由于我哥在北京事情,本年4月我就从湖南来北京找事情了。原本以为,北京这么大,只要来了就有事情,自己好好干就行了。

到了北京,由于疫情先断绝了两周,中心也投了一些简历。我以为自己英语还不错,可以去培训机构做老师。

但不少线下机构不能复工,在线教诲公司我口试了跟谁学、好未来、作业帮,都没有乐成。其中一家教诲公司,让我准备PPT和授课,往返三天时间,末了也没有通过。厥后想着实在不可做助教或辅导老师也行,又找了做在线双师课的机构,几轮考核下来,对方以为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教小学生。

来源 / Pexels

期间,我也找了采购、贩卖相干的事情,结果要么是被人家拒绝,要么是自己以为事情没远景。

口试了20多家公司,一晃到6月份了还没找到事情,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没什么尺度和要求了,有事情就行,给钱就可以干。

实在急了,我就去应聘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保安,管吃管住,也比力稳定,一个月3000块钱工资。去了以后发明,同事基本都是一些初中、高中文凭的人,30多岁了还在做保安,天天上班8个小时外,就是在宿舍里玩手机。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干了一天就放弃了。

上周,我又到了一家公司,给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的,员工被分在差别学校,做整理书籍之类的杂活。上一天休一天,工资2800元,如果苏息时间申请加班,可以拿到3800元左右。我想着有宿舍住,可以在大学食堂用饭,而且代价自制,就先干着过渡一下。结果刚事情了一周,北京疫情又严重了,高校图书馆也闭馆了,公司没有活可干,让我们自己辞职。

短暂地待了两个岗亭,我感觉外界对底层岗亭不太友好,这些职位自己也看不到希望。从前,我一直扎在书籍里,没什么社会经验,在北京这种名校学生云集的都会没什么上风。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对自己的要求是可以独立生活就行。往后再看看,如果照旧不可,我可能就回湖南了,那里的培训行业可能有一些时机。

再找不到事情,就要和下一届竞争了

张梅梅 | 22岁 重庆某一本院校 本科生

我当月朔门心思要考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就没有准备秋招。

这实在是一个挺错误的决定。温习到一半,我发明各人都跑去考研了,竞争太猛烈了,很难上岸,可能自己考研偏向没选对,中心也有摇晃,一度以为还不如去事情,终极的结果是没有考上研究生。

来源 / Pexels

错过了秋招,就只能靠春招了,我准备好了拼一把,结果疫情来了。3个月已往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

3月,我开始找事情时,老家黑龙江的疫情比力严重,现在到北京找事情,北京也严重了。明显感觉到岗亭少了,就业形势非常紧张。我陆续投了30多份简历,收到笔试的大概有10份,另有许多需要同一的测试,真正口试的只有3家,谈到末了的只有1家,但我感觉不太合适,就拒绝了。

不只是我,我周围的同学、朋友,除了一位读师范的找到事情以外,大多数都没找到事情。也由于疫情,各人的求职意向产生了变化。许多原来要事情的同学,都计划去考事业体例或者公务员了。有一位朋友把找到的秋招事情辞了,计划去考体例。我倒还好,目前还不想那么早牢固下来,照旧想闯一闯,以是一直还在找事情。

但是说真话,我现在挺焦虑的。前两天口试的一个岗亭,招聘方已经计划把我们这一届和下一届结业生一起招了,以是我得尽快找到事情,如果到了7月份还找不到,就得和下一届应届结业生竞争了。

之前还在挑剔事情的偏向和岗亭,现在已经没有资本了,能找到一个稍微合适的事情,就很开心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我可能也要考体例了。

先拿个满足的offer,再向体制内靠拢

敏敏 | 24岁 武汉某211研究生

我的求职路比力漫长,客岁10月份开始投简历,到现在还没签约。

找事情的时候,我起首思量的是平台,其次思量的是都会,末了思量的是薪资。

秋招阶段,我到场了五个单元的口试,拿到两个offer。一个是修建类央企的宣传岗,年薪8W,包吃包住,但我以为工资太低,看不见发展空间,事情比力枯燥,就拒绝了。另一个是武汉排名前五的一家私营企业的品牌管理岗,月薪7-8K,但我实在并不想去私营企业且自己不太适合品牌管理岗,于是也放弃了。

本年上半年疫情发作,我用了两个月撰写和修改结业论文,直到四月末才开始到场春招。那时候,我们同年级65人,有39人已经签约,剩下的有准备省考的,也有准备考博、考辅导员和考选调生的,大多数照旧在找事情。

最近一周,我到场了三局口试,两场线上面的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和广州某报业集团,一场线下到场的是某省级党媒的笔试。

现在想来,拒绝开始那两个offer,根本缘故原由是找事情初期,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自我定位不太清晰,到局口试也是以积累经验为主,抱着“行就看看,不可就算了”的无所谓心态。后期才逐步明确偏向。

我想进体制内事情,但是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很大,可以或许一次上岸的究竟是少数。以是,我更倾向于手里先拿一个比力满足的offer保底,再争取向体制内靠拢。云云,进可攻退可守。客岁下半年我准备了两个月的公务员考试,遗憾的是,国考成绩不理想。但我还会继续积极,接下来准备到场事业单元的考试和省考。

来源 / Pexels

受疫情影响,本年求职压力确实更大了。一是企业缩招,岗亭减少;二是疫情降低了效率,原来最多两个月可以走完的笔口试流程,有些单元把周期拖到了半年;三是需要蒙受一定水平的生理压力。

但能否找到事情终究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的观察是,男生比女生好找,班干部比非干部好找,踏实上进的比浑浑噩噩的好找。疫情只是让这种差距分化得更为明显了。

性别歧视、裙带关系

让我对国企事情彻底断念

良辰 | 22岁 211本科生

我是南方一所211大学的本科应届生,原本想考某985大学的研究生,虽然成绩过了国度线,但没到理想大学的校线,又不乐意接受调剂,于是决定找事情。家人都以为很惋惜,但我不想为了研究生学历浪费时间,为此还和家人吵了一架。

为了家人,我选择回老家事情。最初投了许多国企、事业单元,但都石沉大海,许多等了很久没有回复,我就自动打电话给一些HR,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不要女生”。我以为再等下去也不是措施,就托付一个已经拿到国企offer的朋友,跟HR打了声招呼,才终于得到一个口试时机。

但我照旧太天真了。口试官是一其中年大叔,看起来不太像HR。口试历程中,对方始终没问过任何与事情有关的问题,反而问了许多家庭状态甚至小我私人生活之类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让我感觉受到了冒犯。履历这局口试后,我坚决不再思量国企的事情了。

厥后我从朋友口中得知,有的国企HR看简历只看性别一栏,女生简历直接扔垃圾桶。

疫情期间,在线教诲行业大发作,我就应聘了某知名在线教诲机构的管培生岗,口试、培训和终面都还算顺遂,2月尾就确定了offer。工资水平在老家已经算很高了。最紧张的是,我以为不像国企单元,那里都是年轻人,性别歧视、裙带关系、职场潜规则比力少。

疫情期间能找到事情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我爸妈不满足,他们以为这份事情“不端庄”,缘故原由是“不是事业单元,没有体例”。我爸妈和亲戚都开始疯狂给我转发国企招聘信息,其中许多根本就不招我们专业,另有的一看就不靠谱。

在家人的软磨硬泡下,我报名了并不计划到场的公务员考试。有一天,我爸不知道从哪买回来四本《烟草局考公真题练习册》,说“快考试了”,让我赶快做。我又和家人吵了一架。

良辰与怙恃的对话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见我态度坚决,爸妈也就不再说什么。实在也不怪他们,我家县城那边都是这种思想,爸妈耳根子又软,出去串门,听别人念叨事业单元待遇好、事情稳定云云,回来又幽怨地看着我,默默不说话。搞得我现在不想出门,也不想让爸妈出门,街上邻人、亲戚太多,见了面免不了又要讨论我事情的事。

拿到了三个offer,感觉自己挺幸运的

Steven | 27岁 某211师范大学研究生

我本科是学流传的,研究生是学中文的。本科结业之后,我事情过两年,先是在电视台做播音主持,接着在一家教诲研究院做教诲产物开发。读研期间,我曾在一家知名内容公司做过长达两年的兼职。

客岁秋招,我陆续投了一些岗亭,但效果很一般。本年4月,我开始投一些社招岗亭。我优先思量的是公司的平台和行业,其次是上升空间,接着才是薪资,地域方面我优先思量北上广。

第一份实习事情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培生岗亭。疫情事后,公司催我们尽快入职,我4月份来北京断绝14天后就入职了。结果,实习工资只有3000元,而且只让我做一些很基础的事情,内容和入职前的描述收支比力大。

半个月后,我开始接着找事情,偏向主要是媒体、互联网公司、教诲行业这三个。现在拿到了三个offer,我以为自己挺幸运的,所在行业受疫情影响比力小。

来源 / Pexels

我小我私人感觉,本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没有往年好。我一个朋友是本年结业的北师大硕士,他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个在线教诲公司管培生的岗亭。前几年,本科学历就可以了,但现在基本都要卡研究生学历。我另一个朋友,原来到场秋招的西席应聘,结果没有应聘上,现在正准备考公务员,但感觉本年考公竞争也挺猛烈的。

本年就业率普遍偏低,听一个朋友说,人大研究生本年的就业率才30%左右,往年的数字应该是70%-80%。我认为这其中有多方面缘故原由,一是许多公司在缩招,二是受疫情影响,许多准备出国读研、读博的学生没法出国了,只能被迫待业。由于考研和考博的也会算进就业率里,原来每年出国留学的比例有15%,本年全部待业了。

求职前两个月

天天刷App到凌晨三四点

张轩豪 | 22岁 河北工业大学(211) 本科生

我是学智能科学与技能专业的,之前在计算机行业实习,发明自己并不是很适合,决定正式找事情的时候往其他方面发展。

一转年的1月份,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2月份开始担心由于疫情找不到事情,疯狂投简历+疯狂口试,没日没夜地刷各大求职App,天天刷到凌晨三四点钟。这种状态连续了两个月,那段时间着实难熬,整小我私人非常疲劳。

冷静下来想想,发明自己并没有非常明确要求,虽然拿了不少offer,但许多现实问题没有思量,好比事情所在、工资薪酬、事情行业、未来发展等,疯狂投递简历的结果就是,末了只能拒了许多offer。

我开始慎重了,与其拿许多末了都不会去的offer,还不如留一个保底的,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应聘更好、更高的公司和岗亭上去。

我对自己的定位也在不停调解。从一开始选择口试我们江苏当地的一家零售企业,一个比力容易的事情,到准备几大国企和银行的笔试、口试,再到厥后拿到了某头部大公司的管培生的offer。

这一起口试了许多公司,也有一些小挫败的时刻。在口试某公司北京总部的时候,同期的应聘者都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光学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各方面的硬实力都远远高过我。我自己虽然很想去,但积极了发明确实技不如人。不外这次失败的口试履历并没有让我很难熬。

来源 / Pexels

平心而论,每一年就业压力都大,只不外本年思量到疫情的现真相况,许多企业把招聘时间推迟。找事情这件事一拖再拖,许多同学可能生理上会受影响。如果可以调解,我以为照旧要让自己的心态更平衡,探求和目前能力更匹配的岗亭。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末了找到让自己满足的事情的。

纵然很难

也想做能让自己感觉到爽的职业

李钟豪 | 22岁 中国传媒大学(211) 本科生

我是中传新闻学院媒体创意专业的“应届待业生”,最近在四处找时机投简历中。相比周围朋友的焦虑,我自己感觉还好,究竟就业终究是责任自负的事情。

2016年我刚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风口,但如今严肃内容限定多、流量小,太哗众取宠的又背离自己的那点“新闻理想”,以是我的同学们也都四散各处,有去公关公司的,有做综艺编导的,也有和我一样,希望能继续留在内容行业,看准笔墨内容转视频的新偏向,想做点事情的。

我们这个专业的职业选择很洪流平上取决于兴趣,最对口的偏向是新媒体内容的创作。之前我在财经媒体做过新闻,也给影视相干产业链的企业做过双微运营,还在投资机构的内容部门短暂实习过,实在都有差别的收获。当下最想做的照旧社会新闻或商业新闻记者,如果有好的时机还想做影视,但我现在信心越发不足了。

来源 / Pexels

相比于制造业或其他实体产业,媒体和影戏都属于小体量、少环节的小行业,我自己也清晰发展空间有限,但没措施,只有做这些,我才能感觉到爽,感觉不爽的事情,我肯定也做欠好。

家里人希望我留在天津滨海新区,但媒体在海内只有两个真正的主战场——北京和上海,天津是个佛系的都会,适合生活,但没法勾起人奋斗的欲望。

选择就业机构时,我开始思量的肯定是内容调性,这基本也就决定了事情气氛和一个作者的发展空间上限。内容(新闻)行业虽然都是所谓的“文人”,但有种江湖气在,媒体机构犹如门派,各有各的心法,要害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谁人秘诀。

和往年师哥师姐找事情的顺遂水平相比,本年要难许多,各个学校新闻学院的应届生就业率都相当堪忧,可能刚过五成。我们班没有考公务员的同学,出国念书多于海内读研,保研乐成又多于考研上岸,全班目前就业签约的只有3个,拿到实习的2个,这些数字任谁看都不乐观。剩下的大部门都走了海表里升学的路,但由于疫情,什么时候能宁静出国也未可知。

我发出去的许多简历都石沉大海,一度以为是自己用的Gmail出了问题,找女朋友测试了一下,发明人家只是单纯的没回复我罢了。另外,最想去的机构里有一个非常喜爱的岗亭,没有给复书,令我挫败了一阵子。

目前,我的短期规划是找到一份能做实事、写工具或拍片子的正式事情,同时做好语言考试的准备,在遭遇瓶颈的时候能有底气和时机出国学习,以寻求新的突破。长期来看,如果在一个口线长期扎根,未来大概会选择创业。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志成、张梅梅、敏敏、良辰、Steven、张轩豪为化名。

你熟悉的应届生都找到事情了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博通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博通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