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博通网 2020-06-13 450 10

贵州绣娘巧手绘就脱贫幸福画卷

原标题:贵州绣娘巧手绘就脱贫幸福画卷

中新网贵州纳雍6月12日电 (岳旺)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猪场乡弯子村富纳蜡染刺绣农民专业互助社里,一块白布、一把蜡刀、五颜六色的刺绣线以及各种漂亮的珠子组成了苗族绣娘蜡染刺绣的指尖“武器”。

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作为贵州陈腐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已不再是藏在闺中的武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动员地方脱贫致富的美丽产业,见证着新农村建设的喜人变化。

在苗族聚居的村寨,纳雍县弯子村,从前绣娘少、装备零星、刺绣收入少。颠末脱贫攻坚的帮扶发展,到如今弯子村建立了富纳蜡染刺绣农民专业互助社,绣娘们组团蜡染刺绣,不但经济上收入可观,而且让这个村子也产生了大变样。

为让当地苗族同胞脱贫致富,2019年7月纳雍县民宗局与民革苏州市委积极对接,协调资金57万元(人民币,下同),建立富纳蜡染刺绣农民专业互助社,由绣娘黄梅领头,40余位苗族绣娘“互助”,组成了一个脱贫攻坚“工艺社”。

“现在互助社每个月平均有10万元的订单”。互助社领办人黄梅笑着告诉记者,2019年民革苏州市委还为互助社捐赠了两台先进的电脑绣花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工艺技能举行升级,生产出更多热销的产物。

互助社建立之初,作为县级非遗传承人,黄梅自动负担利用蜡染、刺绣脱贫的使命,将本村贫困户家中的妇女调集到互助社,自动向他们教授武艺,为他们下订单,让妇女们在家中做工就有收益。

“我来这里事情快一年了,天天手速快一点就能赚60元。”70岁的李从秀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年龄比力大,但是手中的活一点都不会延长。

记者走进互助社,看到墙壁的展板上摆放着各种的蜡染刺绣工艺品,如公仔、包包、扇子等。黄梅说,随着期间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通过创新,我们将传统蜡染与现代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相联合,创造更多民众喜爱的蜡染产物,来增长绣娘们的收益。

“90”后绣娘杨群会说:“我手中正在制作的是一个公仔,通过蜡染、缝制、添补等工序,这个公仔就酿成了一个工艺品。”互助社建立之后,杨群会就自动向黄梅学习蜡染和刺绣技能,现在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事情的同时也能照顾年幼的孩子。

说到下一步的计划,黄梅说:“希望在互助社原有的基础上,增长更多的刺绣机,渐渐扩大互助社范围,摆设周边更多的贫困户在互助社就业,让苗寨妇女用自己的巧手绘就脱贫幸福画卷。”(完)


分类资讯信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博通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博通网 X1.0

微信扫描